千年文都,何以最南京?
2025-09-11 08:17:44
來源:南京日報
“聽語圓桌會”共議南京文化IP
(相關資料圖)
——千年文都,何以最南京?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 李花劉安琪 實習生趙梓君
南京,這座浸潤千年文脈的“世界文學之都”,正以“文”為紐帶廣結賓朋,用文藝為城市發展注入動能,以文明點亮市民日常生活。
紫金山下的蒼翠、玄武湖的波光、明城墻磚的紋路、夫子廟巷的煙火……南京每一寸土地都鐫刻著故事。但何謂最能代表南京的文化IP?
本期“聽語圓桌會”聚焦文化領域,邀市民、網友與專家共同探討:如何打造獨具辨識度的南京文化IP,讓“最南京”的記憶深入人心。
記者探訪——熙南里這道千年巷弄,正奏出“古今交響”
南京的文商旅融合得如何?近日,記者走進位于秦淮區的熙南里特色商業街。
踏入街區,恍若跌入燈影幢幢的時光長廊——在紺青色天空的映襯下,暖黃燈籠在徽派馬頭墻間搖曳,檐下淺金色的燈帶如星河垂落,與墨綠藤蘿、大紅燈籠交織出江南韻味。
現代藝術同樣在夜幕中悄然綻放。小巷拐角處,抬頭便撞見樓梯上的仿真落日,紅磚墻上的巨型玫瑰含笑迎客,玻璃泡泡里的電子蝴蝶正輕顫翅膀。大板巷73號、75號民國建筑與甘熙宅第靜立其間,舊窗欞透出暖光,歷史與時尚在此碰撞。
“這里晚上最熱鬧!不少居民會帶著一家人來散步。”21歲的小劉是“大板巷27號民居”的店員,這里如今改造成了一家民俗商店。街口的牌坊下,東北游客王女士駐足聆聽民謠。她今年52歲,趁著休假來南京探望已經工作的兒子:“我就住在這附近,晚上時不時就來看看。這里真的搞得很好,燈光什么的特別漂亮。”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焦點
- 寶勝股份:融資凈償還26.68萬元,融資余額1.68億元(09-10)
- 最新消息:大連市檀風玻璃建材商店(個人獨資)成立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
- 紅山動物園為大猩猩“四兄弟”征名!網友:腦洞大開的時候到了_熱訊
- 巍華新材:公司所在的三氟甲基苯系列產品領域為含氟精細化學品的重要分支,也處在整個產業鏈中附加值較高的位置
- 蘋果強制供應鏈企業推行自動化,否則不給新合同?三家頭部代工廠回應稱“沒有聽說”
- 天津港刷新中國自動化集裝箱碼頭單航次作業量紀錄
- 每日消息!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
- 大量需求缺口下,養老護理行業為何“留不住人”?
- (活力中國調研行)上海如何探索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看熱訊
- 每日看點!中國機器人“內外兼修” 行業應用漸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