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特”字下功夫
一方水土一方味。我國地大物博,各地不同的氣候、地形、土壤等自然稟賦,形成了獨特的農業生產條件,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方農產品。各地因地制宜培育發展特色農產品,推動高品質農產品出海闖市場。
走進“中國玉米之鄉”吉林省長春市公主嶺市,只見吉林省農嫂食品有限公司的鮮食玉米現代化生產車間忙而有序,從玉米脫皮、清洗、裝袋到高溫滅菌的每一環節,都嚴格把控。
(相關資料圖)
“我們采用真空包裝機搭配進口高阻隔包裝袋,通過鎖鮮工藝最大程度保留玉米的營養和口感,并建立全產業鏈標準化和可追溯體系。”農嫂公司副總經理劉友剛介紹,公司的鮮食玉米產品獲得國際認證,不僅覆蓋20多個省份,還遠銷海外。
立足優質種業資源和黑土地生態優勢,公主嶺大力發展鮮食玉米產業,產品遠銷美國、俄羅斯等24個國家和地區,產值超54億元。
善于從比較的視角審視本地資源稟賦、產業優勢,才能找準“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產業切入點。
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加上海拔高、晝夜溫差大、土壤肥沃且呈弱酸性等自然特征,云南擁有與國際知名咖啡產區相似的自然條件。據昆明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云南農產品出口80.3億元,增長15%,規模居中西部地區第一。其中,咖啡及其制品出口至荷蘭、德國、越南等34個國家和地區,貨值6.5億元,同比增長8.4%。
立足農作物多樣性基礎,云南省聚焦茶葉、花卉、堅果、咖啡、中藥材等,打好高原特色農業牌,持續延伸產業鏈,不斷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地處西北的甘肅,大力發展高原夏菜、蘭州百合、靜寧蘋果、平涼紅牛、定西寬粉、隴南橄欖油等特色“甘味”產業。去年,甘肅“甘味”產品銷售額、農產品出口額、農產品網上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4.4%、27.8%、11.83%。
加大政策支持
特色農產品出海既需要企業實干,也離不開政策加力。各地加強扶持,提供技術指導、市場信息等服務,為農產品出海創造有利條件。
日前,在甘肅兆豐農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車間,一批封裝好的響鈴卷、腐竹正被裝上冷鏈車,即將發往阿根廷。“多虧海關提供量身定制的服務,隴南豆制品能端上南美餐桌了。”公司負責人冉奎說。
此前,該企業首次嘗試出口時,面對阿根廷的食品安全標準犯了難。為此,蘭州海關所屬天水海關帶著翻譯好的多國準入標準手冊上門,繪制“通關路線圖”,工作人員逐環節指導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如今,該公司建立從土壤檢測到出廠檢驗的所有數據臺賬,今年上半年出口額551.7萬元,同比增長33.4%。
今年,甘肅實施“甘味出海”行動,多地多部門協同組織推進,開展政策解讀、檢疫服務和通關服務,形成合力共促出海。上半年,甘肅省農產品出口值16.2億元。其中,馬鈴薯細粉及粗粉、粉末出口2150.3萬元,同比增長27.75倍。
為推動農產品順利出海,各地還從金融和稅務服務等多方面給予支持。
吉林省稅務部門加強對“走出去”涉農行業的幫扶力度,在稅收監管、風險應對、監測評價等方面實施閉環管理,點對點精準輔導。集安市吉聚參業有限公司是集人參種植、加工、出口于一體的現代化農業企業,主營人參須、白參顆粒、紅參顆粒、人參粉、林下參等產品,遠銷東南亞。公司負責人王桂秋說,在當地稅務部門的幫助下,公司完成出口合規改造,累計享受出口退稅10余萬元。
云南建立農產品稅收征管全過程服務機制,對農產品出口企業開展稅收政策輔導,擴大農產品出口試點地區范圍,安排不低于2000萬元專項資金支持試點地區建設。
暢通出海通道
面對特色農產品出海加速的趨勢,各地暢通線上線下通道,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加強品牌建設,提升農產品在海外市場的影響力和美譽度,讓出海通道越來越順暢。
8月初,一列載有260噸特色蔬菜的冷鏈貨運班列,從云南陸良火車站出發,沿著中老鐵路駛往老撾萬象南站。這列以蔬菜大縣命名的“陸良蔬菜號”多式聯運班列,較以往公路運輸時間壓縮近一半,運輸時效大幅提高。
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以來,云南果蔬得以更便捷地走向東南亞市場。近日發布的《云南省新一輪促農增收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發揮中老鐵路等跨境物流優勢,持續擴大農產品出口規模。
線上是農產品出海的重要途徑。吉林省商務廳副廳長張貴剛介紹,去年吉林省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總額達52億元,是2020年的5.4倍。吉林將全面實施跨境電商擴量提質行動,讓特色優質農產品跨越山海、暢銷全球。
甘肅省副省長王鈞表示,將通過推動渠道優化升級,促進產銷精準銜接,盡快形成線上線下布局、國內國際拓展的市場體系,讓優勢特色農產品暢銷國內、走向全球。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 天潤工業:公司長期規劃也是要將汽車相關行業、機器人相關行業、高端制造、新材料等方面作為未來產業發展方向,將積極的在上述各領域中尋找新的機會 每日觀察
- 可圈!可點!可歌!世紀工程以驚人的“運河速度”重塑山河
- “AI+鋼鐵”鍛造新質生產力|每日快訊
- 每日速讀!能源金屬板塊持續走強,盛屯礦業觸及漲停
- 今日播報!人工智能消費龍頭股梳理,直接珍藏(2025/8/28)
- 美股高開高走 三大指數集體收漲
- 官方:巴薩B隊后衛法雷右腳踝扭傷,預計康復時間大約為八周 每日信息
- 新資訊:8月28日異辛醇產業鏈情報
- 要聞:山西汾酒上半年營收239.64億元,凈利潤增長1.13%
- A股龍虎榜丨天孚通信20%漲停創新高,深股通凈買入12.7億,五機構凈賣出5.81億,上榜席位合計凈買入11億|焦點消息
焦點
- 生意社:8月29日中燃上海地區燃料油報價上調-當前資訊
- 快訊:華能提前完成“十四五”新增新能源裝機8000萬千瓦目標
- 不用豆子如何做豆腐?跟著非遺傳承人解鎖瑤族美食拉瓜嘟嗚 每日快看
- 《南京照相館》斬獲第二十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影片獎|最資訊
- 焦點熱門: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主題景觀布置有序推進 北京將升掛國旗紅旗約23萬面
- 京藏高速公路發生山體滑坡 部分路段禁行
- 今日播報!博彥科技上半年歸母凈利潤1.23億元 同比增長65.2%
- 快看:老鋪黃金,最新公告!
- 中國汽車品牌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豪華車”的定義更豐富了
- 重慶農商銀行:2025年上半年實現歸母凈利潤76.99億元 同比增長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