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越中是鄰居,小時候,我曾跟隨父親到過位于廣西大學的實驗室,那時他在從事農業研究,我們到田野中收甘蔗,這些回憶在我心里播下了到中國留學的種子。”周美俄介紹,其父周英捷,于2008年響應越南高校的師資培養項目,赴廣西大學農學院攻讀博士學位,成為該校越南籍博士之一,現任教于越南國立農業大學農學院。
據周英捷回憶,初到中國時,年過三十的他面臨語言障礙、農業研究周期長、文獻檢索難等挑戰。得益于當時中國導師以及校友的幫助,其逐一克服困難,甚至在學習之余,還愛上中國太極拳。2013年,周英捷學成歸國,將在中國的所學所感帶回越南,不僅曾在越南國立農業大學開設漢語班,還積極促進兩國高校間的交流合作,以行動續寫兩國友誼。
在父親影響下,周美俄于2018年成功申請廣西面向東盟國家設立的獎學金,來到廣西大學留學。相同的留學軌跡,拉近“父女情”,攻讀漢語的周美俄常與父親分享留學經歷,用中文勾勒出“兩代人”的留學變化。“不知不覺中,漢語成為家里的第二種語言,母親和弟弟不時也會說兩句漢語,來與我和父親打趣。”周美俄說。
“廣西的油茶,與其說是飲料,不如說是一種暖心的湯。”周美俄分享的赴華故事中,有癡迷中國書法的寫意暢快,也有愛上廣西美食的趣聞。她表示,留學路上,難忘的是中國朋友逐字逐句幫其解答學業難題的鼓勵,以及父親用漢語道出的勉勵。她認為,雖與父親專業不同,但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促進越中兩國的交流與發展。她計劃畢業回國成為一名漢語老師,將越中文化播撒得更遠。
隨著中國與東盟教育合作的不斷深化,越來越多東盟學子正延續著這份“中國情緣”。在周英捷引薦下,其學生謝光杰也來到廣西大學農學院,潛心攻讀博士學位。謝光杰計劃學成歸國后,從事農學研究或教學,希望成為越中友好使者,促進兩國農業合作結出更多碩果。
如今,廣西與東盟的教育合作更加緊密,南寧成為東盟學生赴華留學的重要目的地,駐邕高校的東盟留學生常年保持在3000人左右。赴華留學的東盟學子已成為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越走越親”的重要力量,身影遍布農業、金融、國際貿易、跨境電商等中國與東盟合作領域。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焦點
- 東吳證券給予科達利買入評級,2025半年報點評:主業收入持續提升,機器人穩步推進 今日熱聞
- 【快播報】2025世界人形機器人運動會的“隱形守護” :5G-A助力機器人賽出水平
- 廣州可統建材有限公司成立 注冊資本10萬人民幣
- 每日速遞:開館兩年仍用“樣片”遭質疑,赤峰博物院等各方回應:不存在“拖欠尾款”
- 每日精選:至7月底廣東新能源累計并網容量破8000萬千瓦
- 觀焦點:至7月底廣東新能源累計并網容量破8000萬千瓦
- 每日速看!陜西首條直航美國全貨運航線正式開航
- 周嶺:大力發展養老金融是應對長壽時代經濟風險的戰略制高點
- 2025暑期檔票房破95億 焦點訊息
- 無錫啟光包裝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注冊資本100萬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