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官方數據,預計“十四五”時期,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將突破3億,占比將超過20%,進入中度老齡化階段。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
周嶺指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長壽風險,既體現為因預期壽命延長導致養老金、醫療等經濟支出壓力增大的經濟風險,也表現為老年群體隨年齡增長面臨的慢性病高發、失能失智概率上升等健康風險。
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齡金融分會秘書長周嶺15日參加“城心守歲月——共繪中國式養老新圖景”主題沙龍。國是直通車 汪俐辰 攝
周嶺說,在長壽時代,“養老”作為核心命題,要應對因壽命延長產生的經濟保障壓力。大力發展養老金融是應對長壽時代經濟風險的戰略制高點。與此同時,建設特色養老服務體系,通過整合資源滿足老年人的養老需求與醫療需求,能有效緩解長壽時代下老年群體面臨的慢性病、失能失智等健康風險,是應對這類風險的關鍵舉措。
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如何構建?周嶺認為,有以下四大關鍵。
智慧健康管理的深度應用上,借助物聯網、大數據搭建老年健康監測平臺,實時追蹤慢性病指標與日常狀態,通過 AI預警風險;整合線上問診、遠程康復指導,破解高齡、失能老人就醫難題,實現健康干預前置,降低慢性病惡化及意外健康事件概率。
養老服務的整合化創新上,構建“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的服務網絡,社區嵌入照料中心提供日間照護、康復護理等;組建專業團隊上門提供定制服務,通過持續支持減少獨居及照護缺失引發的健康隱患。
醫養康養的融合化服務上,推動養老機構與醫療機構合作,設醫務室或綠色轉診通道,實現診療與養老無縫銜接;引入康復師、營養師制定個性化訓練與膳食方案,提升老年人健康韌性。
人才培育上,建立系統化培訓體系,強化護理員老年病護理、失能照護等專業技能;拓展人才來源,吸納退休醫護人員等組建“銀發人才庫”,保障老年人生活照料與健康維護的服務質量。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 7月中國70城房價:各線環比下跌 同比降幅整體收窄
- 焦點日報:眾安在線(06060)前7個月原保險保費收入總額約199.17億元 同比增長5.82%
- 成都世運會 | 張振海摘銅 斬獲中國輪滑隊首枚獎牌 精選
- 快看:江陰銀行(002807.SZ):上半年歸母凈利潤8.46億元 同比增長16.63%
- 今熱點:農機裝備產業加速升級 企業搶灘高端智能市場
- 每日熱議!儒競科技:公司新能源汽車熱管理系統涉及液冷技術
- 新消息丨教育部發布2025年第2號留學預警
- 港股中資券商股午后拉升,中州證券漲超12% 焦點信息
- 又一加密礦商轉型AI 獲谷歌收購股份后TeraWulf(WULF.US)漲超26%
- 看點:現象級音綜《歌手2025》落幕了 但話題熱度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