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辟谷”風在網上越刮越猛,不少人把它當成快速減重的“捷徑”。與此同時,因不當辟谷引發的健康損害事件頻發。不當辟谷究竟存在哪些風險?哪些人群堅決不能試?針對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醫生。
有人高燒昏迷、心率超120
“辟谷減重”藏健康風險
據報道,小晴花400元從網上購買了“能量丸”,跟著網友們學習辟谷。一周過去,她以驚人速度減重10斤,隨后便開始頭暈、乏力、心慌。第20天,她突然高燒39℃,意識喪失,被家人送進醫院。醫生診斷,小晴因長期斷食導致腸道黏膜屏障嚴重受損,細菌進入血液引發全身感染,還伴有危及生命的低鉀血癥,隨時可能心臟驟停。幸運的是,經過治療,目前小晴已出院。
最近,上海的阿離(化名)也嘗試了辟谷,她在社交平臺發帖稱,花3800元參加為期七天的辟谷課程,瘦了8.2斤。據她描述,辟谷期間完全不進食,只喝水,每天需喝夠八杯水。從辟谷第三天開始,口中出現異味,老師解釋這是正常的排毒現象。“從第四天開始,我們就喝不下水了。老師會提供一些用洋蔥、韭菜、陳皮、黃精等煮成的‘升陽水’。學員每天還需練習兩次‘蛤蟆功’,據說是為了防止胃黏膜因長期不進食而發生粘連。”
阿離還提到,“老師稱辟谷過程中不能洗澡,會傷陽氣,有名男學員洗澡后就暈倒了。”她表示,“到了第五天,我的心率超過每分鐘120次,呼吸急促,坐立難安,白眼珠開始發藍,但老師說沒關系。我自己查了一下可能是低血糖,但沒有其他癥狀,就熬下來了。”阿離坦言,經過這次經歷,今后應該不會再嘗試辟谷了。
近年來,因不當辟谷引發的健康損害事件頻發。據報道,2016年7月,山東日照費某參加辟谷后死亡,判決書顯示,辟谷療法尚未經國家正式準許,該療法直接導致費某死亡。同年,一名男性糖尿病患者在辟谷7天后,因血糖劇烈波動誘發嚴重足部壞疽,最終被迫接受截趾手術。
辟谷前需做專業檢查
這幾類人絕對不要試
江蘇省中醫院急診科副主任中醫師黃洋介紹,辟谷源于道家養生體系,意為“避開五谷”,即通過服氣、調節呼吸等方式,在一段時間內停止進食,追求身心凈化。孫思邈在《千金方》中曾專門提到服用松果、茯苓等藥物來進行辟谷。
黃洋表示,辟谷通過減少飲食攝入,并結合其他生活作息規律的調整,是一種增強體質的方法。從現代醫學角度看,短期減少進食可以促進脂肪分解、改善細胞代謝、激活免疫系統等。“近年來隨著減肥熱潮興起,許多人片面地將辟谷理解為單純的減肥,產生急于求成的心理,甚至采取極端方法減少進食,這是不科學的。”
黃洋強調,孕婦、糖尿病患者、消化系統疾病患者、免疫力較差的人群以及基礎疾病較多的老年人不適合辟谷。
不當辟谷帶來的風險非常明確。他認為,長期進食量減少最常見的問題是體內水、電解質紊亂,如低鉀、低鈉、低血糖;缺乏蛋白質和能量攝入不足會導致肌肉含量減少,體力下降;還可能出現消化系統問題,如慢性胃炎、胃潰瘍、食管反流性胃炎、膽汁反流性胃炎等;腸道菌群失調則可能導致腹痛腹脹;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反復感染或出現免疫系統疾病。
黃洋建議,辟谷前應檢查一下血常規、血壓、血糖及肝腎功能等;辟谷過程中要結合身體狀況循序漸進,不要突然打破機體平衡;即使是短期辟谷,也要注意補充足夠的維生素、電解質和水分。
最后,他提醒,斷食期間如出現身體不適,應立即攝入能量并及時就醫,不要盲目堅持,以免延誤治療導致嚴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盲目跟風“辟谷減肥”確診為敗血癥2025-09-09
- “淞航”號遠洋漁業資源調查船從上海口岸啟2025-09-09
- 中哈畫家相聚新疆伊犁 共繪白石峰下友誼畫2025-09-09
- 觀焦點:從茶山到云端:福建三明“土特產”2025-09-09
- 天津9月起調整最低工資標準、最低生活保障2025-09-09
- 微頭條丨中國學者研制出一種運動軌跡可編程2025-09-09
- 合成生物技術如何突破瓶頸? 政企學研共探2025-09-09
- 年輕人自學心理咨詢漸多 專家:要具備基本2025-09-09
- 當前熱議!手機家電制造,這些物質禁止超標2025-09-09
- 良藥必須苦?這座四川小城用一味中藥做成“2025-09-09
- 觀速訊丨今年主汛期 華北雨季長度和累計雨2025-09-09
- 中國氣象局發布9月中下旬氣候趨勢預測 這2025-09-09
- 每日觀點:喝一口水也得指紋解鎖 兒童指紋2025-09-09
- 中國首架C909醫療機交付 成立C9生命之翼航2025-09-09
- 每日消息!中央廣電總臺中國之聲2025-09-09
- 每日關注!珠海飛太原航班遇雷雨天氣備降石2025-09-09
- 中國氣象局:預計9月有3至4個臺風或熱帶低2025-09-09
- 大量需求缺口下,養老護理行業為何“留不住2025-09-09
- 兩部門:到2027年能源與人工智能融合創新體2025-09-09
- 熱點評!8個主要產油國決定自10月起日均增2025-09-09
- 熱門:《中藥生產監督管理專門規定》發布 2025-09-09
- 諾如病毒開始進入流行期 預防感染要做好這2025-09-09
- 從“飛起來”到“用起來” 2025智博會透視2025-09-09
- 快報:從“飛起來”到“用起來” 2025智博2025-09-09
- “痛金”受追捧,熱度能持續多久? 微動態2025-09-09
- 今日關注:年輕人自學心理咨詢漸多 專家:2025-09-09
- 農村教師“特崗計劃”20載:補短板 提質量2025-09-09
- 兩部門擬進一步加強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食品召2025-09-09
- 中國首架C909醫療機交付 成立C9生命之翼航2025-09-09
- 今日熱訊:中國氣象局發布9月中下旬氣候趨2025-09-09
- 創造中國電視劇制作多個紀錄 用“太行精神”拍《八路軍》
- 熱點評!13.2萬億元、50.6%……多領域活力數據折射經濟強大韌性與潛力
- 全國擊劍錦標賽|黃芊芊實現個人三連冠 今日看點
- 《技能照亮前程》丨第三屆全國技能大賽主題曲發布_微資訊
- 【聚看點】白露:秋涼漸至,正宜潤補(節氣與健康)
- 重點聚焦!(鄉村行·看振興)閩東“小紅都”煥新顏:環境變美了,人流進來了
- 視訊!8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公布連續4個月環比上升
- 香港賽馬會:相信賽馬運動能給香港帶來更多游客 焦點速遞
- 當前看點!“中國童裝之都”迎開學消費熱 智造轉型重塑競爭力
- 【上合天津峰會】聚焦上合天津峰會:點贊!中國品牌圈粉外國記者-每日快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