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游客都去哪兒了?消費變革之下,如何打造更具韌性的旅游目的地?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調查采訪。
傳統避暑游目的地“旺季不旺”
“這是我經營農家樂10多年來,生意最差的一個暑期。哪怕是周末,房間也沒有住滿過。”8月16日,武隆區羊角街道清水村,碧空如洗,陌上青綠,山風裹挾著涼意,吹在人身上,十分舒爽。
該村毗鄰仙女山鎮,配套有懶壩國際藝術度假區,是我市知名的避暑村。2012年,村民謝秀看到村里在修度假區,本在沿海地區打工的她立即回家,利用自家房屋,辦起了農家樂。
“我的農家樂共有30多張床位,包吃包住,一個月2500元/人~3000元/人。以往暑期,顧客需要提前一個月預訂,但常常是一床難求,以至于在餐廳里都擺了加床。我和丈夫,加上請來的一名廚師和一名服務員,經常是從早忙到晚,腳不沾地,一個暑期下來,要掙三四十萬元。”謝秀稱。
今年閏六月,她本以為避暑客會更多,怕忙不過來,早早就請好了兩名廚師,可想象中的避暑客們并沒有如約而至,直到今年7月15日后,才有客人陸續上山,不僅時間比往年晚了半個月,數量更是銳減。
“截至目前,我的農家樂,哪怕在周末,人都沒有住滿過,收入降低30%以上。”她稱。
梁廣,仙女山上一度假區的經理。他也直言,今年暑期遭遇了“滑鐵盧”。“截至目前,我們度假區的入住率至少降了約20%。而這,還是我們及時調整市場策略,才保住的。”他稱,對度假區收入而言,生意好時,散客比團隊客的性價比更高,往年他們靠接散客,經常都是一房難求,而今年散客數量大減,他們加大了團隊客人的接待量,房間仍住不滿。
“更直觀的感受是,以往暑期,上仙女山的公路時不時要堵車,而今年這一現象不再有。”他說。
萬盛黑山谷是我市又一知名避暑地。鄒悅在山上經營了一家民宿。他同樣表示,今年暑期,游客接待量明顯減少,平時的入住率在50%左右,周末在80%左右。“以前客人搶房像春運,現在降價像清倉。”他盯著手機上的訂單數據說道,往年需要提前一個月預訂的房間,如今暑期已到尾聲,仍有不少空置,且均價對比去年還降低了不少,照這么下去,肯定得虧。
涪陵美心紅酒小鎮景區是集游樂公園、水上樂園、特色民居、戶外運動、美食街區、索道公園等多業態于一體的新型旅游小鎮,是我市近郊知名的學生游、親子游目的地。“這個暑期,確實讓人有點意外,我們舉辦了潑水節、青少年研學夏令營、不夜生活節、啤酒嘉年華等眾多活動,雖然游客接待量沒有減少,與去年基本持平,但游客消費有所下降,降幅超過10%。”該景區相關負責人稱。
不僅重慶,在北京、上海、海南(三亞)等不少傳統暑期游熱門目的地,一些旅游業者同樣表示,今年暑期,迎來了旅游市場的“絲絲涼意”。
旺市遇冷,是消費能力不足嗎
暑期,本是旅游市場的傳統旺季,今年的暑期旅游消費真的沉寂了嗎?數據顯示卻并非如此。
來自中國國家鐵路集團的數據顯示,這個暑期,在神州大地上,在超過16萬公里的鐵路線上,一列列旅客列車往來穿梭,交織成了一幅熱鬧的“暑運畫卷”。其中,7月1日至8月11日,全國鐵路累計發送旅客達到6.16億人次,同比增長4.0%,日均發送旅客1467.5萬人次。
民航方面,旅客量同比保持增長態勢。航旅縱橫數據顯示,7月1日~7月31日,國內航線民航旅客量超6034萬人次,再創新高;出入境航線民航旅客量超776萬人次,同比增長約10%。民航部門更有預測數據:今年暑運期間(2025年7月1日~8月31日)旅客運輸量將達1.5億人次,日均244萬人次,同比增長6.6%。
來自各大在線旅游平臺的數據也是一片“飄紅”:
飛豬發布的《2025年暑期出游風向標》顯示,今年暑期,機票、酒店、門票、租車等旅游服務預訂量同比均有大幅增長。其中,長線游消費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7個百分點,西北、東北和西南地區是避暑游熱門目的地。親子家庭是暑期出游的主力軍,占比達六成。
同程旅行聯合墨跡天氣發布的《2025避暑旅行趨勢報告》顯示,今年避暑旅行市場中,長線旅行訂單占比較去年同期提升超過10%,穿越多省的環線自駕游、晝伏夜出的塞外觀星游等是今夏避暑旅行的熱門玩法。
美團旅行發布的《2025暑期熱點及趨勢報告》顯示,7月以來,“酒店住宿”搜索量同比增長48%,“機票”搜索量增長99%,“旅游團”搜索量增長42%,“周邊游”搜索量增長48%。
來自攜程的大數據同樣顯示,今年暑期,旅游市場持續繁榮,其國內親子游目的地的關注度(PV)和訂單量呈現顯著增長,濱海避暑與西部自然探索是兩大核心主題;部分小眾文化目的地因特色體驗吸引親子家庭,訂單量飆升。
由此可見,作為一種生活方式和剛性需求,旅游的消費非但沒有被壓縮,反而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繁榮發展態勢。
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些在線旅游平臺的“熱力”排行榜中,重慶旅游的多項指標,均位居全國TOP10。
沒有爆冷,只是熱得不再扎堆
那么,游客都去哪兒了呢?“所謂‘旺季不旺’,實則是旅游消費更加理性的體現。”攜程集團區域政務總經理張大偉告訴記者。他稱,以往人山人海的熱門景點在今年暑期遇到“降溫”,“不是旅游涼了,是大家學會錯峰了!”
如今,以“Z世代”為代表的年輕群體,傾向于用有限的錢,去體驗更多的目的地,追求高性價比。他們不報團,往往通過社交平臺、旅行社等渠道,搜集整理旅游攻略,然后自由行,且不再迷信“必去榜單”,反而熱衷挖掘冷門秘境,主打“寧可去青海看‘人造太陽’,也不在西湖斷橋拍集體照”,這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傳統景區的客源。
其次,拒絕當“韭菜”。暑期旺季,傳統熱門旅游目的地,往往伴隨機票、酒店等價格上揚,精明的消費者開始拒絕為“旺季溢價”買單。
最后,“體驗>打卡”。如今,消費者更加注重體驗和品質,傳統走馬觀花式的“跟團游”訂單量銳減,被私家小團、主題研學團等取而代之,“上車睡覺下車拍照”也已逐漸被歷史沉浸劇體驗、科技探秘等深度玩法取代。
中國旅游研究院長江旅游研究基地首席專家、重慶文旅發展研究中心主任羅茲柏教授也表示,當前,隨著旅游信息越來越透明、大眾旅游的經驗越來越豐富,對旅游產品的需求越來越多元化,理性消費更加凸顯。如,對一個旅游目的地的行前決策,不光在國內的同類產品中進行比價,甚至在國際上進行比價,因此目的地競爭不再局限于國內,已延伸到國際,旅游已從“量”的狂歡轉向“質”的較量。
“這個暑期,當‘到此一游’讓位于‘情緒價值’,當‘人均消費’讓位于‘人均體驗’,當國內外旅游市場信息越來越透明化,游客正在用腳投票,把時間和預算投向了更加符合自己需求的地方。暑期沒有爆冷,只是熱得不再扎堆。”羅茲柏說。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游客暑期都去哪兒了2025-08-19
- 西北華北等地多降雨和對流天氣 黃淮江淮等2025-08-19
- 京東全國首家七鮮美食MALL開業60天 客流增2025-08-19
- 7月份我國進口糖74萬噸 同比增76% 觀點2025-08-19
- 生意社:安徽安納達宣布上調鈦白粉價格_今2025-08-19
- 山科智能股價創新高,最新籌碼趨向集中 焦2025-08-19
- 國內期貨收盤多數下跌 硅鐵跌超3%_速看2025-08-19
- 孩子的機票為啥比爸媽的還貴|觀察2025-08-19
- 西北華北東北及華南西南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雨2025-08-19
- 北京多預警齊發 啟動防汛三級應急響應|最2025-08-19
- 每日短訊:西北華北東北及華南西南部分地區2025-08-19
- 邵陽液壓實控人胞弟等擬減持 凈利連降4年12025-08-19
- 新華鮮報丨再優化!個人養老金領取情形調整2025-08-19
- 中外客商以會為媒覓商機,喀交會“朋友圈”2025-08-19
- 今日看點:就業見習補貼誰能領?人社部解答2025-08-19
- 適老玩具讓“老有所樂”照進現實2025-08-19
- 觀察:適老玩具讓“老有所樂”照進現實2025-08-19
- 每日消息!我科學家對恒星觀測有新發現2025-08-19
- 我科學家對恒星觀測有新發現2025-08-19
- 信息:暑期實踐大學生“對話”千年木版年畫2025-08-19
- 暑期實踐大學生“對話”千年木版年畫2025-08-19
- 快看:新疆前7個月外貿進出口總值3210.2億2025-08-19
- 全民健身取得惠民新成效 我國常參加體育鍛2025-08-19
- “內卷”不停、“套路”不少 旅拍如何重拾2025-08-19
- 新資訊:暑期實踐大學生“對話”千年木版年2025-08-19
- 每日頭條!年均千場宣講 福建柘榮“小板凳+2025-08-19
- 南洋風情邂逅新潮文創 海口騎樓老街煥發新2025-08-19
- (走進中國鄉村)“以竹造紙”數百年 古法2025-08-19
- 南洋風情邂逅新潮文創 海口騎樓老街煥發新2025-08-19
- 東湖評論:正視直播打賞亂象,為未成年筑牢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