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末年,先輩們便開始利用竹林資源制造竹紙,廣泛用于印刷、寫字等。”魚川村村書記王軍峰介紹說,據當地的《王氏族譜》記載,到清朝中期,村里已開辦18家造紙廠。
2025年,浙江縉云,被竹海環抱的魚川村。(無人機照片) 王瑩 攝
村民楊獻明的爺爺,創辦了其中一家名為“老玉水碓”的造紙廠。“當時,我家廠里就有10幾個造紙工,村中常年從事竹紙加工的工人多達200余人。先輩們還外出學習,花重金學習制造竹紙技術。”楊獻明說。
從青竹蛻變成紙,需經過砍竹、削青、打漿、染色等15道大工序、72項小流程,堪稱古代“高精尖”產業。在魚川村一代代人的傳承和改進之下,最終生產出“毛邊紙”“黃表紙”“土紙”等系列產品,紙質柔軟、不會墨洇、不易蟲蠹,品質可媲美安徽宣紙。
竹紙造得好、造得多,如何化“紙”為“金”?魚川人有自己的經營智慧。
古時,魚川先人就秉持著“拓市場,樹品牌”的營商理念:旱路馱隊載紙出山,接著水路商船北渡運河,運往各地;在江蘇蘇州、浙江富陽等著名商埠銷售,“繼承號”等連鎖商鋪招牌一掛,生意越來越“旺”。
“生活先富,帶動精神后‘富’。”王軍峰說,先輩們紛紛拿出錢財,修繕了縉云孔圣廟,開辦了高仰齋書院,還搭了橋、修了路……用一件件實事造就了魚川“崇德尚賢”的文明鄉風。
雖然隨著機械化生產發展,純手工造紙市場逐漸沒落。但造紙文化一直留存在魚川人心中,如今以新的形式煥發出別樣光彩。
2025年,浙江縉云,魚倉古法造紙博物館一景。 王瑩 攝
2021年,浙江省公布第九批歷史文化(傳統)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名單,魚川村名列其中。村民們著手將昔日造紙廠改造成魚倉古法造紙博物館,待正式開館后,游客可以在這里參觀造紙場景,體驗古法造紙技藝等。
“我們還將重啟造紙文化品牌,打造文創產品,開民宿、餐館,舉辦研學活動,吸引更多游客,為村里增收致富。”王軍峰笑著說。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走進中國鄉村)“以竹造紙”數百年 古法2025-08-19
- 南洋風情邂逅新潮文創 海口騎樓老街煥發新2025-08-19
- 東湖評論:正視直播打賞亂象,為未成年筑牢2025-08-19
- 今日看點:生意社:8月19日浙江弘博DBP企業2025-08-19
- 金三江擬發不超2.9億可轉債 2021年上市募2025-08-19
- 保險理賠過程中常見的爭議點是什么?2025-08-19
- 工業富聯觸及漲停 股價續創歷史新高 熱推薦2025-08-19
- 動態焦點:陜北革命老區首條高鐵冷滑啟動 2025-08-19
- 【播資訊】保護生物多樣性 山西陽泉多只萌2025-08-19
- 自行車、小電驢,娃能騎嗎?暑期青少年騎行2025-08-19
- 走進中國最大國有林區里的“自然課堂” 開2025-08-19
- 走進中國最大國有林區里的“自然課堂” 開2025-08-19
- 自然資源部對山西內蒙古陜西啟動地質災害防2025-08-19
- 每日熱聞!“冰絲帶”上的機器人盛會:未來2025-08-19
- 重走抗戰路,一定要去一趟安徽云嶺新四軍軍2025-08-19
- 華府書院丨七彩假期 成長護航——濟南市萊2025-08-19
- 生意社:8月19日山東濱化液堿價格暫穩2025-08-19
- 家中養防蚊植物能防蚊蟲嗎?專家:積水可能2025-08-19
- 甲流龍頭,共三家,收藏好!(2025/8/19)2025-08-19
- 基金的市場調研如何支持投資決策?2025-08-19
- 保險的保障范圍包括哪些住院費用?2025-08-19
- 麥當勞招聘退休人員背后:年輕人的飯碗,真2025-08-19
- 焦點信息:如何判斷商業醫療保險是否合適?2025-08-19
- 機構:鉸鏈標準化加上Apple助攻 預估20272025-08-19
- 鐵路部門優化學生票務改革彰顯民生溫度|當2025-08-19
- 當前熱點港股市場新消費概念股普跌,截至午2025-08-19
- 中信金融資產中報預增最高16.3%、凈利潤622025-08-19
- 【熱聞】滬指近乎平開,兩融余額時隔10年突2025-08-19
- 蘇州再添一條低空新航線2025-08-19
- 避雨避寒防病效果好!廣西探索防治獼猴桃潰2025-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