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及醫藥板塊逆市上漲。
(資料圖片)
11月14日早盤,A股市場主要股指震蕩下跌,滬指跌0.16%,報4022.89點;深證成指跌1.1%,創業板指跌1.74%,北證50、紅利指數實現小幅上漲。
板塊上來看,醫藥商業、房地產、燃氣等板塊逆市走強,銀行、煤炭等高紅利板塊表現較好;科技板塊集體下跌,半導體、存儲器、電路板等概念跌幅居前。
工行、農行盤中創歷史新高
11月14日早盤,42只銀行股集體上漲,興業銀行、中國銀行上漲超2%,鄭州銀行、浙商銀行、工商銀行、上海銀行上漲超1.5%,其中工商銀行、農業銀行股價再創歷史新高。
消息面上,11月13日,在第十六屆財新峰會上,金融監管總局法規司司長王勝邦透露,近期金融監管總局將發布新修訂的《商業銀行并購貸款管理辦法》,助力包括科創企業在內的各類企業的兼并重組和轉型升級。同時,王勝邦表示,金融監管總局也正在與其他部門通力合作,研究促進科技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政策,為科創活動提供更加健全的經濟保障。
另外,近期上市銀行中期分紅方案陸續落地。11月以來,蘇州銀行、杭州銀行、南京銀行、中信銀行陸續發布分紅方案實施公告。統計顯示,今年23家上市銀行公布中期分紅預案或實施公告,合計分紅金額2575.87億元。
醫藥商業板塊早盤集體走高
11月14日早盤,醫藥商業板塊集體走高,行業指數大漲1.89%;板塊中漱玉平民、人民同泰、開開實業、鷺燕醫藥漲停,華人健康、藥易購、合富中國上漲超7%。
11月以來,醫藥商業板塊連續上漲,行業指數累計漲幅達到7.75%,跑贏滬深300指數約7個百分點。個股中,合富中國、人民同泰、藥易購等5股累計漲幅均在30%以上,其中合富中國累計上漲141.98%,領跑板塊。
今年以來,國家和地方密集出臺支持商業健康險的政策,加速醫藥流通結構升級。今年國家醫保目錄調整首次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將商保創新藥目錄與醫保目錄同時申報、同步調整,此舉打破高價值創新藥的支付瓶頸,顯著提升醫院采購意愿。
中信建投證券認為,商業健康險或將與醫保共同發力支持醫藥行業發展,目前增速較快的團險、百萬醫療及惠民保模式均會由藥店開展藥品賠付,且品種往往聚焦于特藥、創新藥等,與現有藥店業態中的院邊店、DTP藥店、雙通道門店具有較強的擬合度,后續轉型升級難度較低,商保門店業態有望加速落地。
行業景氣度回升
據證券時報·數據寶統計,前三季度醫藥商業行業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163.2億元,同比增長5.35%。行業景氣度整體回升,9只醫藥股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漱玉平民扭虧,國發股份減虧。
漱玉平民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4.46億元,同比增長5.19%;實現歸母凈利潤1.09億元。
公司在業績說明會上表示,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一方面,通過持續優化門店網絡布局、降租控費、應用數字化工具、改革薪酬體系等舉措,實現費銷比同比優化 1.45%。另一方面,自去年起持續調整虧損門店并提升庫存周轉效率,且報告期內確認青島春天之星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標的業績承諾補償款1.27億元,上述措施及補償款對公司利潤產生正向影響。
華人健康前三季度實現歸母凈利潤1.57億元,同比增長45.21%,增速在行業中居于首位。公司在投資者調研活動中表示,在智能化轉型方面已有相關布局,特別是在藥物研發和供應鏈管理、會員服務等領域,智能化需求顯著,公司已形成初步規劃,包括智能供應鏈系統和智慧服務系統。
從機構持倉來看,5只醫藥商業股獲得險資重倉,包括上海醫藥、國藥股份、柳藥集團、國藥一致、合富中國,合計持股市值為45.28億元。
龍頭股上海醫藥獲險資持股市值27.07億元。其中,國藥股份和國藥一致獲得社保及險資共同重倉。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 貸款購房后如何提前還款?|實時
- 熱消息:“文化合伙人”搭起社區生活“新舞臺”
- 持續加碼創新藥 叮當健康DTP藥房上架金蓓欣
- 陜西增信獲批交易商協會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創設機構資質_重點聚焦
- 奧克股份:目前公司聚乙二醇產品主要應用于醫藥輔料、原料藥、鋰電新能源及日化等領域|觀焦點
- 手回集團股價盤中創歷史新低 今日要聞
- 最新消息:“排隊3小時”“一天上萬張不夠賣”,為啥沾奶皮子就火?
- 鵬翎股份獲3家機構調研:公司目前尚未開啟線控業務,將其作為戰略發展方向存在(附調研問答)
- 微速訊:帝王實業控股(01950.HK)擬出售Darkblue Investment Ltd.24%權益
- 熊鷹獲批擔任新華人壽湖南分公司總經理助理|焦點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