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午后,山東省青島市城陽區夏莊街道清暉路社區文化書院205教室,柔和的陽光透過窗欞灑在宣紙上。59歲的居民湯巖正握著毛筆臨摹山水畫,枝干間點染的墨葉在她筆下漸次鋪開。志愿者郭愛友在旁提點:“靠枝干近的墨點要濃一點,往外慢慢變淡,這樣樹葉層次就出來了。”
同一時刻,樓上的305教室,社區居民孫海明已備好“三點半課堂”課業輔導材料,等著孩子們放學歸來;不遠處的312教室,居民孫芳芳正與來托育班接孩子的家長交流育兒心得。
清暉路社區有近2萬居民,文化需求多樣,如何破解公共文化供給難題,打造年輕時尚和富有活力的社區?該社區創新推出了“文化合伙人”機制:一方面,挖掘社區內有各類特長的居民,鼓勵他們以志愿者身份提供公益課程服務;另一方面,引入外部專業教育機構與師資力量,社區免費提供場地,機構提供相應公益課程或優質低價的教學服務。在此機制下,清暉路社區整合20余家教培機構及百余名居民志愿者推出60余門課程,年惠及居民超2萬人次。
“以前在家很無聊,現在每周來上郭愛友老師的書畫課,不僅精氣神足了,還結識了一群老伙伴,日子過得有滋味多了。”湯巖道出了許多銀發族的心聲。
退休前在青島港務局工作的郭愛友有40年書畫功底,主動報名成為首批志愿者,如今不僅開設了公益課,還在社區老年大學任教。
清暉路社區的實踐只是城陽區文化書院建設的縮影。為了讓每個居民都能在文化中找到歸屬感,城陽區將“文化合伙人”模式在全區推廣。
“文化書院的核心,是讓群眾從‘旁觀者’變成‘主人翁’。”城陽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王升表示,文化書院不僅是學習空間,更是鄰里交往的“會客廳”、文化傳承的“孵化器”。在這里,退休老人開啟“第二人生”,年輕人找到興趣歸屬,孩子們觸摸傳統文化,真正實現了人人能參與、人人有收獲。
(記者 劉艷杰)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 熱消息:“文化合伙人”搭起社區生活“新舞臺”
- 持續加碼創新藥 叮當健康DTP藥房上架金蓓欣
- 陜西增信獲批交易商協會信用風險緩釋憑證創設機構資質_重點聚焦
- 奧克股份:目前公司聚乙二醇產品主要應用于醫藥輔料、原料藥、鋰電新能源及日化等領域|觀焦點
- 手回集團股價盤中創歷史新低 今日要聞
- 最新消息:“排隊3小時”“一天上萬張不夠賣”,為啥沾奶皮子就火?
- 鵬翎股份獲3家機構調研:公司目前尚未開啟線控業務,將其作為戰略發展方向存在(附調研問答)
- 微速訊:帝王實業控股(01950.HK)擬出售Darkblue Investment Ltd.24%權益
- 熊鷹獲批擔任新華人壽湖南分公司總經理助理|焦點要聞
- 氣溫“加速”換季,長沙部分秋裝折扣低至5折-今頭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