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動北京站,中美兩國青少年用歌聲向世界傳遞和平信念,中國銀聯作為積極響應“五年五萬”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重要倡議的踐行者,將金融清泉引向民心相通的根系。此刻,共同見證著“國之交在民相親,心相通則世界幸”的時代詩篇。
同聲:《茉莉花》開處 互聯互通聚萬象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自2024年中國銀聯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后,中國銀聯主動扛起“五年五萬”重要倡議踐行者的旗幟,圍繞中美青少年交流、金融服務等領域展開深度協作。中美青少年在2024年“青春同行”中埋下深厚的友誼,2025年為期十天的“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動中,來自中美兩國近30個合唱團逾1000名青少年齊聚福州、北京以“歌唱和平”再續前緣,攜手走過鼓嶺歷史風貌區、福建博物院、故宮、天壇、長城、頤和園等著名文化地標,聚焦音樂這一人類共通語言,通過跨越國界的藝術表達,深化中美兩國青少年間的情感紐帶,傳遞兩國人民對和平、友誼與共同繁榮的深切期盼。
在中國人民銀行的指導下,中國銀聯“錦繡行動2025”行動再啟新程,以更大力度、更優服務,提升支付便利化和包容性,全力支持中美青少年友好交流活動,為本屆活動提供全方位、高水準的支付便利化服務保障,將支付服務作為無形的“五線譜”,串聯起每一個共鳴的和平音符。
活動中,銀聯不僅確保來華美國青少年在華支付全程無憂,從福建博物院文創店到北京胡同小巷的便利店,卡、碼、Pay等支付方式的廣泛受理讓美國青少年的文化體驗暢通無阻;更以“茉莉”為元素創新策劃互贈“茉莉胸章”等文化互動環節,讓中美青少年在《茉莉花》的旋律中觸摸中華傳統文化的底蘊。這份基于支付便利化服務帶來的文化親近感,正是中國金融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微觀寫照。
歌聲四起,文脈浸潤處,支付便利化服務如墨融宣紙,無形卻托舉互聯互通于前,助力美國青少年深度感知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安全便捷的支付服務始終為中美青少年掃除后顧之憂,讓年輕心靈專注于音樂與對話,唯留“支付為民”清音繞梁、心弦共振。
共愿:《和平頌》起時 共創價值織錦繡
民相親在于心相通。當《We are the world》的旋律隨晨風蕩開,百名中美青少年手挽手在長城之巔放歌,白色衣袂在蒼翠群山中翻飛如和平鴿的羽翼。這場居于長城之巔的歌唱快閃活動,正是2025年“鼓嶺緣”中美青少年合唱周活動中一環。當兩國青少年以古老城墻為舞臺,用歌聲向世界傳遞和平信念時,中國銀聯躬身踐行“五年五萬”美國青少年來華交流重要倡議,以金融清泉澆灌民心相通的沃土。
近年來,我國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齊頭并進,跨境支付需求快速增長,中國銀聯與多國央行、國家轉接網絡、支付聯盟開展轉接網絡技術標準、二維碼標準、芯片卡標準合作,打造兼容共生、協同發展的跨境支付生態,為全球支付產業發展貢獻“中國方案”,實現高水平對外開放。
星火映照一隅,光華已耀九州。七月的福州和北京,茉莉飄香,槐蔭如蓋,古厝生輝,宮墻煥彩。從美國青少年們入華首站的機場樞紐,再到北京、福州雙城“食、住、行、游、購、娛、醫、學”等諸多場景,卡、碼、Pay等多元化支付方式的安全便捷為交流活動錦上添花。銀聯的科技之力悄然轉化為文化相知的親和之力,以金融基礎設施的“硬實力”承載人文交流的“軟連接”,在每一筆便捷支付中傳遞開放包容的中國形象,于每一次暖心服務里書寫“人民金融”的生動篇章。
錦繡中華,青春同行;支付無界,友誼長青。從“青春同行”的初試啼聲到“歌唱和平”的深情共鳴,銀聯的每一步都烙印著服務國家開放大局的堅定足跡。全球化布局織就互聯互通的網絡,數智化引擎驅動無界支付的體驗,平臺化思維凝聚產業共贏的力量,183個國家和地區,境外超7300萬線上線下商戶,支付網絡的深層價值,在中美青少年《友誼地久天長》的歌聲中,將國與國的宏大敘事,譜寫為心與心細膩動聽的友好觸碰,未來,中國銀聯與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將持續共同構筑中國與世界文明互鑒的友誼之橋,“嘀”響和平發展的脈搏,互信互聯,共創價值。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