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年來,快遞物流、外賣配送、網約車等互聯網平臺服務被廣大用戶普遍使用,在這些線上線下結合的服務場景中,用戶手機號碼被廣泛應用在倉儲、物流及售后等環節,有較大的個人信息泄露和電信網絡詐騙風險。為降低用戶手機號碼在各服務環節泄露的風險,各互聯網平臺企業普遍使用號碼保護服務業務,即為用戶分配臨時號碼(通常稱為“中間號”或“隱私號”)代替真實號碼,與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服務人員通信的一種業務。
前期,相關領域的頭部互聯網企業和基礎電信企業進行了諸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形成較為清晰的號碼保護服務業務實現路徑,但也面臨用戶無法識別是否為“中間號”還是實際號碼、運營各方責任不夠清晰、部分企業逃避監管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工信部發布《通知》,從試點內容、工作安排、相關要求等方面,系統部署試點工作。
一是完善政策制度。明確了業務定義和業務參與方,明晰了應用平臺提供方、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者、業務使用方等三方參與主體的責任邊界和相關要求,強化合規經營、防范治理電信網絡詐騙、加強商業營銷電話防控等業務管理要求,限制應用平臺提供方“轉租轉售”。
二是規劃專用號段。當前我國號碼保護服務業務日均訂單量至少為3.5億,規劃700專用號碼,在形式上可以與手機號碼明顯區分,方便用戶識別,在數量上可以滿足未來快遞、外賣、網約車等場景千億級的碼號資源需求。
三是穩步推進試點。考慮到業務開展涉及多方調整,本著積極穩妥的原則,《通知》設置了3個月試點準備階段、3個月試點過渡階段、兩年正式試點階段。試點過渡階段結束后,將全部使用700專用號碼開展號碼保護服務業務。
四是強化監督管理。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嚴格管理業務試點和700專用號碼申請。強化業務和碼號分配的全流程管理,提升技術監管手段,有效支撐違規行為溯源,切實防范700專用號碼被濫用。對于試點期間出現嚴重違法違規行為的業務參與方,將依法依規撤銷試點資格,并會同有關部門進行嚴肅查處。
需強調的是,號碼保護服務不會影響正常通信,使用該服務既能保障互聯網平臺的商家、配送等服務人員能夠聯系到用戶,又不向這些人員提供用戶實際電話號碼。當服務人員或用戶使用“中間號”聯系對方時,雙方撥打和看到的號碼均是“中間號”,網絡中會將“中間號”翻譯成對方的實際號碼完成通信。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