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國家話劇院啟動“CNT現場”高清展映季,將《抗戰中的文藝》《北京法源寺》《趙氏孤兒》等8部舞臺作品,在北京、上海、太原、景德鎮、烏魯木齊等地的30家劇場展映。中國國家話劇院院長田沁鑫解釋,“CNT現場”即“中國國家話劇院現場”,以高度還原的現場感、沉浸式的視聽效果和自主切換的視角,為線上觀眾重新呈現“現場”。
在杭州運河大劇院,《青蛇》“CNT現場”版在展映過程中,很多觀眾被劇情打動,抽泣聲此起彼伏。散場后,關于劇情的討論聲仍舊熱烈,還有觀眾向劇場負責人詢問:“《青蛇》‘CNT現場’版什么時候能復排,劇組有沒有可能來杭州現場演出?”
浙江演藝集團劇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蔣菡說:“‘第二現場’對觀眾的吸引力真的很大。有一個阿姨看完《趙氏孤兒》后,哭著問她女兒,‘《青蛇》給我買好了嗎?’”
從發絲到衣擺,從眼睛到靈魂
作為《狂飆》的編劇兼導演,田沁鑫這樣“推介”這部話劇:《狂飆》講述戲劇家田漢,不規則的性格、不圖利的追尋,被吸引的愛情、被點燃的激情。《義勇軍進行曲》背后,站著一個癡情的赤子,《天涯歌女》前方,走著一位浪漫的詩人。
科技改變舞臺。話劇《狂飆》在舞臺上表演時,就大規模運用了“即時拍攝、瞬時剪輯、實時投屏”技術。演出中,8臺攝像機同步捕捉演員表演,經過后臺即時處理,將鏡頭畫面投影于舞臺屏幕上,達到“半電影化”效果。當金世佳飾演的田漢在舞臺上激情創作時,鏡頭同步將他眼神中的灼熱與癡狂放大——從發絲到衣擺,從眼睛到靈魂。
那么,這一次,當話劇完全于銀幕呈現,觀眾又是怎樣的感受?
在國話先鋒智慧劇場的展映現場,王赫看完后對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說:“這種形式挺好的,清晰度很高。如果有其他喜歡的劇目,我還會再去看。”來北京旅游的田詠梅看完后說:“到了最后合唱國歌的情節,大家都在不自覺地鼓掌,非常鼓舞人心,看完后我還沉浸在這種氛圍當中。”
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名譽所長、研究員宋寶珍介紹,2009年,英國國家劇院推出了一個“把舞臺搬上銀幕”的計劃,名為NT Live,將戲劇舞臺上的現場演出進行電影化錄制,并實時傳播到劇場以外的區域。一個空間、一次性完成的劇場藝術觀演方式,變成了可拓展、可回放、可停頓的新的演出樣式。此后,《淮德拉》《戰馬》《弗蘭肯斯坦》以及一系列莎士比亞戲劇,在世界各地的熒幕上演。
2024年4月5日,中國國家話劇院在北京的劇場上演話劇《蘇堤春曉》,同時在上海、成都、南京、深圳、杭州、烏鎮6地劇場,觀眾借助高清影像欣賞了這臺演出;2024年7月4日,首屆北京國際高清舞臺藝術影像周啟動;迄今,“第二現場”演出已是雨后春筍般不斷出現。
《趙氏孤兒》劇照。中國國家話劇院供圖
讓話劇生態呈現出良性循環
為什么來看“銀幕上的話劇”?中青報·中青網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觀眾,得到了各種答案:“是主演的影迷”“沒有復演,沒有機會看現場演出”“很好奇新的呈現形式”“票價低”……
在深圳,無法承接大型劇目現場演出的中型劇場福田夢工場星夢劇場,因為“第二現場”的形式,也有了展映知名劇目的機會,經常一票難求。
“在家門口就能觀看優質劇目的吸引力,讓更多觀看者邁步走進劇院。很多人無法前往國家級的大劇院現場觀看戲劇,一是交通成本高,二是票價高,‘第二現場’彌補了這方面的不足。”深圳市福田區公共文化體育發展中心場館營運部部長方東林說,“從創作、演出,到制作成‘第二現場’,再到觀眾的培育、市場的消費。這讓話劇整個生態呈現出一個良性循環,對各個環節都有積極作用。”
在杭州運河大劇院,《北京法源寺》《青蛇》的復購率最高。“《青蛇》已經很多年沒有復排,《北京法源寺》這部劇本身就很精彩,并且巡演也不多,復購率和售票率跟劇目本身有很大關系。”蔣菡說,“因為這次放映的劇目大多是很多年前的經典,現場不太能看到了,所以很多人很珍惜這次放映機會。”
宋寶珍認為,“把舞臺搬上銀幕”有其優勢,對觀眾而言,一是傳播優勢,打破了劇場的時空限制,解除了觀眾的奔波之苦,讓更多觀眾在“家門口”就看到優質的戲劇演出;二是經濟優勢,票價低廉,通常是劇場演出的1/5乃至1/10,讓戲劇藝術普惠大眾;三是清晰度優勢,真實還原演員的行動、微表情,乃至衣物的紋理,有效避免了劇場演出后排觀眾視覺的盲區。
而對演出方來說,可以實現跨區域重復播放,從而提升演出總量和票房價值,達成新的經濟增長;此外,“第二現場”除了依賴演出內容與藝術質量之外,更依賴全景聲、AR、VR技術的不斷提升,可以促進傳播技術的革新與發展。
《北京法源寺》展映現場,觀眾在劇場前廳拍照留念。昆明劇院供圖
仍是需要不斷探索的命題
中學生燕紫涵第一次看話劇,就是看的《狂飆》“CNT現場”:“還是挺沉浸的,通過剪輯的方式給了主演們特寫,讓觀眾能看清他們生動的表達,同時配了字幕,便于觀眾理解。”在她看來,這種形式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劇目的感染力,彌補了看不清楚演員一些“小表情”的遺憾。
話劇愛好者蘇曼婷則認為,這種特寫反而破壞了她自主觀察的體驗感,“我更希望導演和舞美用巧思讓我注意到一些細節,而不是依靠鏡頭特寫去凸顯細節”。在一次觀看過程中,她還發現臺上的攝影師有時會擋住鏡頭,影響觀眾體驗。
在一定程度上,“第二現場”保留了話劇觀看的儀式感,讓觀眾更愿意走進劇院體驗新形式。蔣菡觀察杭州運河大劇院的觀眾發現:“進劇場前,場務提醒觀眾不能攝像、交流等。演員們謝幕時,臺下觀眾自發地一起鼓掌,直到謝幕環節結束。”
喜歡看話劇的90后王欣玥認為,相比傳統劇場,震撼感仍會略有不同,“如果是面對面地在你面前講話,更易吸引你的目光,更能把人帶入情景”。
宋寶珍坦言,“銀幕上的話劇”存在不足:首先是“場”的概念消失。劇場不僅是物理空間,更是觀演互動、情緒感應的儀式空間、心理空間乃至象征性精神空間,但“第二現場”讓舞臺藝術變成了有屏幕區隔的影像觀賞。
二是表演能量的縮減。舞臺上面對觀眾的現場表演,更強調此外在的感受、激情、感染力、表現力。這樣的表演投射在屏幕上,就顯得過于用力、不夠自然;而所謂自然的表演,在劇場里又顯得缺乏視覺沖擊。
三是互動性體驗的減弱。劇場里觀演同在的演出,讓觀眾能夠有直觀的參與性、體驗性、交互性快感,觀眾之間的情緒也會相互感染。正如狄德羅所言,“只有在劇場里,好人和壞人的眼淚才會流在一起”。
“技術依賴也會帶來新問題:大型‘第二現場’直播,需要導播團隊、高清攝影、傳輸設備,成本在20-50萬元之間,中小劇團難以承擔經濟重負;過度重視視覺效果,也可能影響戲劇內涵的深入開掘和藝術表現……”宋寶珍說,這些仍然是需要不斷探索的命題。
記者也從中國國家話劇院相關工作負責人處了解到,此次展映的《狂飆》(青春版)影像,是田沁鑫在2017年首次嘗試即時拍攝的作品,帶有一定實驗性質,“確實存在即時拍攝機位遮擋現場觀眾的問題”。經過8年持續探索,包括《故事里的中國》《典籍里的中國》等與綜藝的結合,國話在即時拍攝方面已積累豐富經驗,通過導演的舞臺調度,精準走位等技術手段,2021年的《直播開國大典》和2024年的《受到召喚·敦煌》兩部作品,已經基本解決了這個問題。此外,多機位、多角度拍攝,也給高清影像剪輯提供了更多視角,同時提升了現場觀眾和展映觀眾的觀賞體驗。
田沁鑫曾表示,“第二現場”演播受眾更廣,方便年輕人和不熟悉戲劇的觀眾接觸戲劇,也有助于吸引觀眾走進劇場。“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演播讓全國觀眾看到戲劇的魅力,這是一件好事,第一現場和第二現場之間不存在沖突。”
當《狂飆》中田漢的吶喊,在同一時間傳遍大江南北的劇場,舞臺藝術的能量突破了物理場域的禁錮。散場后,很多觀眾“劇組能不能來現場演出”的追問,也再度印證了任何技術終需回歸戲劇的本質——人與人的精神共振。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每日短訊:我們為什么去劇場,看“銀幕上的2025-08-25
- 《隱秘的ID》在廣州開機:用微短劇破局普法2025-08-25
- 萬科A盤中罕見漲停 上海樓市又出新政 地2025-08-25
- 第28屆北京國際音樂節推出多元消費場景 今2025-08-25
- 最新快訊!《候場》對話意大利導演托納多雷2025-08-25
- 每日速讀!歐洲十日行 華音贏喝彩 國家大2025-08-25
- 在新片《捕風追影》中,成龍形象被創新性縫2025-08-25
- 焦點快報!重看《青蛇》那些困惑與尋覓不曾2025-08-25
- 每日消息!95后袁派花旦首個個人專場《瑜·2025-08-25
- 革命歷史題材影視劇:成功構建青春敘事與歷2025-08-25
- 京產電影《捕風追影》獲贊“近十年最好看的2025-08-25
- 95后袁派花旦首個個人專場《瑜·見》亮相天2025-08-25
- 潤致緹透+潤致4S美塑-水動力診療體系,一人2025-08-25
- 行業迎來政策利好 4家消金公司披露上半年2025-08-25
- 熱點!第二十四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相約金2025-08-25
- 每日看點![快訊]德瑞鋰電公布半年報 凈利2025-08-25
- 海馬汽車:2025年上半年凈虧損7451.91萬元2025-08-25
- 京東方精電(00710.HK)中期股東應占溢利1.82025-08-25
- 熱文:新產業半年度營業收入21.85億元,同2025-08-25
- 山東威達半年度營業收入9.14億元,同比下降2025-08-25
- 快播:隆鑫通用: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2.26%2025-08-25
- 國話“CNT現場”高清展映《生死場》《抗戰2025-08-25
- 《南京照相館》馬來西亞首映觸動當地觀眾 2025-08-25
- 天天資訊:淮南8個路口實現“燈看車”給信號2025-08-25
- 焦點要聞:一艘大船隨音樂劇“北上”2025-08-25
- 生意社:8月25日山東地區醋酸行情平穩運行2025-08-25
- 當前聚焦:《南京照相館》馬來西亞首映觸動2025-08-25
- 蔚來螢火蟲推“游牧美拉德”限量版,13.382025-08-25
- 智能燃氣表題材龍頭有哪些?(8月25日)2025-08-25
- 受益寒武紀概念題材企業名單,查收一下!(2025-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