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雙11大幕初啟,貨運數據已率先勾勒出經濟脈動的軌跡。據數字貨運平臺運滿滿數據顯示,10月20日至11月2日,徐州貨物發出總量穩健增長,環比上升3.03%。作為淮海經濟區的物流樞紐,徐州承擔著周邊省份生產資料中轉與民生物資調配功能,貨運量的平穩增長既反映區域工業生產的有序推進,也體現出“糧倉+工基地”對物流需求的剛性支撐。
糧倉底蘊的實力 農產品運輸占絕對主導
數據最為有力地證明了徐州作為農業與流通重鎮的底色。在發貨與收貨兩端,糧食谷物及其相關品類均占據絕對主導。
數據顯示,10.20-11.2徐州發出的TOP5貨類中,米類麥仁粗糧、稻谷麥子、飼料悉數在列;同比漲幅最大的更是基礎的玉米、水稻。徐州的秋糧正高效轉化為商品,流向全國。
與此同時,徐州也大量接收米類麥仁粗糧、飼料等,形成了“大進大出”的糧食加工與貿易格局,鞏固了其在區域農業經濟中的核心樞紐地位。
建材賦能城鄉建設 淮海“綠能量”馳援邊疆
除了農業,徐州展現了其堅實的產業基礎與強大的區域輻射力。
建材位列發出品類榜首且同比大幅增長,金屬鋼材、零件配件同樣名列前茅。這些物資通過徐州至菏澤、臨沂、濟寧、商丘等主要線路,持續賦能周邊地區的城鄉建設。
另外,一項特別的記錄誕生于此期間——一批綠化樹喬木從徐州出發,跨越6548公里抵達西藏林芝。這一超長途運輸不僅印證徐州作為全國重要苗木產區的供應能力——邳州僅銀杏苗木種植面積就達50萬畝,更體現公路物流在跨區域生態建設中的支撐作用,與國家“西部大開發”“鄉村振興”戰略形成呼應,為邊疆地區的綠化工程注入“徐州力量”。
跨省聯動魯南豫東 6.7米高欄車成主力
在10.20-11.2的徐州貨運運輸線路中,“徐州 - 徐州”市內調撥占比最高,徐州 - 菏澤(山東)、徐州 - 臨沂(山東)、徐州 - 商丘(河南)等跨省路線緊隨其后,凸顯魯蘇豫皖四省交界的區位優勢,淮海經濟區 “一小時物流圈” 聯動效應顯著。
在運輸車型方面,6.7 米高欄車在發貨與收貨端均居首位,13 米高欄車、4.2 米高欄車次之,適配了糧食、建材等大宗商品的中短途運輸需求,反映徐州以區域集散為主的物流特征。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媛園
校對 陶善工
關鍵詞: 最新資訊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