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劉園 田曉露 陳歷琪)9月28日,在國網武漢供電公司“檢儲配”一體化基地的檢測大廳內,開關組組長賈四維正在操作高壓開關檢測設備,對一臺柱上開關開展工頻耐壓試驗。該設備不僅可根據試驗類型自動匹配檢測項目、采集原始數據,更能將結果實時同步至云端數據中臺,并自動生成標準化的檢測報告。整個過程智能高效、透明可視,實現物資檢測“數據不落地、全程可追溯”。這與以往需人工記錄、二次錄入、層層送審的傳統模式形成鮮明對比。
“過去,紙質記錄容易出錯,手動錄入效率低,一旦出現問題,追溯起來費時費力。”既濟數智化檢測分公司負責人胡也濤表示,“現在,我們從源頭上杜絕了人為干預的可能,告別傳統痛點,所有數據自動生成、即時上傳,‘數據不落地’確保了數據的原始性和真實性。”
為實現這一變革,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在基地試點建設“透明實驗室”,全面提升檢測質效。建設過程中,基地對76臺關鍵檢測設備實施了數字化直采改造,對非智能設備創新應用“圖像采集+AI識別”技術,實現數據自動讀取與上傳。檢測大廳重點區域部署39臺高清視頻監控,支持實時調閱與關鍵節點視頻回溯。值得關注的是,基地創新應用“AI-box”軟硬件一體化智能采集裝置,助力檢測人員高效完成多類型設備的數據采集與上傳,解決了數字化改造的“最后一公里”難題。
“目前,基地已成功覆蓋24類常規及新型物資檢測數據的實時采集與上傳,所有操作全程可追溯,切實保障了檢測數據的準確性、科學性和公正性。”既濟數智化檢測分公司負責人胡也濤介紹。
據悉,9月22日,該基地的“透明實驗室”建設成果已順利通過國家電網公司專家組的正式驗收。下一步,基地將持續深化系統應用,探索與供應鏈上下游的質量數據聯動,進一步筑牢物資入網質量關,為構建安全、可靠、高效的現代化電網體系提供堅強支撐。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