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平谷,來自鎮羅營鎮關上村和大廟峪村的900多位村民,住進了農業中關村學院華夏學校基地安置點。經歷了北京暴雨的他們,正在這里暫渡難關。
人群中,身著綠色迷彩服和熒光應急馬甲的16歲學生李梓暉格外忙碌。搬運物資、遞送餐食、陪伴老人……作為關上村村民,暴雨之初他便主動請纓參與救援,如今又在安置點當起了志愿者。
“我是村里的一份子,能做的就盡量做。”剛陪老人聊完天、拎著餐盒走向垃圾點的李梓暉說。長時間奔波讓他的腳后跟磨起了水泡,他卻擺擺手:“小傷,村里黨員叔叔們三天沒合眼,還有同齡伙伴都在幫忙。我們盼著家鄉早日重建。”
7月29日,在北京市平谷區體育中心安置點,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平谷調大鼓第五代傳承人李克文為村民表演。新華社記者 張晨霖 攝
6公里外的平谷區體育中心安置點,安置了來自鎮羅營鎮五里廟村、見子莊村等7個村莊的400余名群眾。“這個2000多平方米的籃球、羽毛球場,接到任務后僅用兩小時就完成了應急改造。”平谷區體育局副局長王春偉介紹。
為豐富大家的生活,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平谷調大鼓第五代傳承人李克文來到安置點,為村民們表演了《春之韻》《送女兒上大學》等經典曲目,熟悉的旋律讓不少觀眾跟著哼唱;而另兩位“平谷榜樣”則在臨時活動室里帶領小朋友做起手工、讀起繪本,與孩子們一起玩耍。
“孩子們來到陌生的地方還有點不太適應,這些活動可以安撫孩子們的情緒,也讓我們放松不少。”一位家長告訴記者。
在位于懷柔區的北京市軍訓基地安置點,來自琉璃廟鎮、雁棲鎮17個村莊的1000余名群眾居住于此。記者在住宿區看到,每個房間門上都張貼著屋內群眾的基本信息,臥床、糖尿病、高血壓等特殊情況也清晰標注。“安置點內老人數量超過一半,我們非常重視他們的健康監測。”安置點負責人武獻梅介紹。
7月31日,在北京市軍訓基地安置點,護師王仔劍(右)攙扶琉璃廟鎮后山鋪村村民劉長金(左)返回房間。新華社記者 余佩璇 攝
90歲的琉璃廟鎮后山鋪村村民劉長金拄著拐杖來到醫療點。在告知醫護人員其腳部有皮膚病后,護師王仔劍迅速對老人的病情進行處理,并攙扶著老人回到安置房間。“轉移點內這些醫護人員就跟我們的孩子一樣,照顧周到,心里特別踏實。”劉長金說。
北京中醫醫院懷柔醫院主任醫師周東海介紹,安置點內安排了來自內科、骨外科等科室的9名醫護人員24小時值守,定期巡診。醫護人員還對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開展了“健康篩查”動態管理,如果出現急重癥患者需轉診,安置點內的救護車可通過“綠色通道”直達醫院。
“現在正值中伏,北京中醫醫院還為群眾送來了桑術養正飲和消暑祛濕飲,幫助大家扶正祛邪,清暑除濕,調理脾胃。”周東海說。
作為區級安置點的負責人,武獻梅已經連軸轉了多日。“雖然這是座‘臨時避風港’,但我們希望通過努力,讓大家安心、暖心又放心。”她說。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 高原健康守門人:青海大學生村醫筑牢基層醫療網-精彩看點
- 全國最大!鵬輝能源攜手四川中孚落地電解鋁行業首個大型用戶側儲能項目
- 熱門:300秒看家鄉︱河北省邢臺市新河縣:承堂陽古韻、啟時代新河
- 即時看!3納米車規級芯片全球首發“上車” 深藍L06助力中國汽車品牌持續向上
- 恒潤達生國產自研CD19 CAR-T產品獲批上市
- 北京防汛一級應急響應 遇極端情況地鐵將立即封站區段停運 新消息
- 人民日報刊文評陳佩斯喜劇藝術:一位喜劇人的藝術探索和理論自覺 每日快看
- 探訪全球最大塔機工廠,中聯重科:海外市場成新增長引擎,占比六成|最新消息
- 國家發展改革委緊急安排5000萬元支持河北暴雨洪澇災害災后應急恢復
- “十四五”以來稅務部門共查處違法納稅人6.21萬戶,挽回各類稅款損失5710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