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AI能夠“延長生命”“留住回憶”,人們將面對一個全新問題:什么才是生命的終點?在科技賦能下,如何平衡真實的懷念與適度的放手?
在一場祈禱儀式上,AI生成的視頻讓一位已故親人“重現人間”。雖然這一畫面令人動容,但利用技術克隆人臉和聲音的做法令人擔憂,其中涉及深刻的倫理與法律問題。圖片來源:《印度經濟時報》網站
AI能打破壽命極限嗎
《大眾機械》雜志報道稱,人工智能公司Anthropic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達里奧·阿莫迪認為,強大的AI可將科學發現提速10倍,將50年—100年的生物進展壓縮為5年—10年,可治愈大多數疾病,并將人類壽命延長到150歲。他稱AI已幫助篩選出多種候選藥物,其中一些在動物實驗中將壽命延長了25%至50%。AI不僅能預測哪些分子組合最可能延壽,還能針對個體制定更精準的治療方案。
在醫學與生物技術領域,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正借助AI加速延年益壽的探索步伐。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美國初創公司Retro生物科技與OpenAI合作,開發了一個定制化AI模型,可設計抗衰老蛋白,使普通細胞暫時轉化為干細胞,從而實現細胞的“逆齡”生長。該公司已籌資10億美元,推進3款延壽藥物的臨床試驗,涵蓋阿爾茨海默病治療、腦細胞和血液干細胞重建,力圖將人類壽命延長至少10年。
在DNA修復、細胞逆轉等前沿方向,AI同樣發揮關鍵作用。AI正在輔助提升DNA自我修復能力、設計個性化延壽療法,探索將健康壽命延長至百歲以上。
誰為AI版“生命”代言
AI技術在延長生命的同時,數字化的存在形式也在悄然改變人們對生命終結的認知。
如今,死亡不再意味著徹底消失,個人的社交媒體賬號、影像資料、語音記錄和網絡互動,成為一種新的存在形式,某種意義上其仍在延續著生命的痕跡。這雖令人覺得新奇,但也帶來了諸多深層問題。比如,一個人去世后,誰擁有他的線上賬戶?若某個數字克隆體在線上說出或做出這個人生前絕不會說或做的事,該由誰負責?誰應該為AI版本的“生命”承擔后果?
澳大利亞《對話》雜志報道稱,這個問題已經在世界各地的法院和政府中引發討論。在美國,幾乎所有州都已通過法律,允許數字賬戶納入遺囑繼承。在德國,法院裁定Facebook必須允許一位已故用戶的家人訪問其賬戶,理由是數字賬戶應被視為可繼承的財產,就像銀行賬戶或房產一樣。
與此同時,科技公司還在努力跟上時代變化。大多數平臺要求出示死亡證明和法律授權,才允許訪問已故者的賬戶。但這通常建立在一個前提之上,即逝者在生前已經立下了明確的數字遺囑。然而現實中,這樣的情況極為罕見。在缺乏明確指引的情況下,家屬可能被擋在數字世界之外,無法觸及那些珍貴的回憶,也可能不得不接管原本并不愿意管理的賬號與信息。
這種“空白地帶”也為濫用敞開了大門。未經許可的AI深度偽造圖像、音頻乃至視頻可能被隨意生成。一個懷有善意的孩子,或許只是想用父母的聲音建模來延續情感聯系,但也可能有人將逝者的形象用于商業牟利。而無論出發點為何,逝者都無從置喙。
從人文主義的角度看,自主權與知情同意是核心價值。如果一個人在生前從未明確同意被“數字復活”,那么去世后別人使用其數據便難免陷入倫理爭議。緬懷逝者,不應演變為對其形象的操控與挪用。
有一些心理學家擔心,這種以數字方式延續的存在可能會妨礙人們真正走出悲傷。特別是在AI化身足夠逼真的情況下,它既可能帶來慰藉,也可能延遲“放下”的過程。
此外,AI虛擬人物的制作成本高昂。一套完整AI替身服務需數千美元,意味著數字永生可能成為富人的“特權”,帶來新的社會不平等。
如何讓數字紀念更有溫度
在AI不斷延展人類記憶邊界的今天,人們亟須思考,如何構建一種真正以人為本的數字紀念文化。
美國“人文主義者”網站報道稱,紀念首先應回歸真實,而非“重建”。技術不應試圖復刻一個人,而應忠實保存其故事、價值觀與人生軌跡。一個有溫度的數字紀念空間,或許包含親友的見證、精選的影像與文字,或一份時間軸式的生命檔案,呈現逝者對家庭、社會與世界的真實影響。
其次,紀念應是公平且可及的。不應讓數字技術成為少數人的特權。如同傳統紀念碑屬于所有人,數字空間也應避免在階層、技術或種族之間制造新的鴻溝。
更重要的是,數字紀念應承認“終結”是生命的一部分。不需要讓逝者“永遠在線”,而是要在有意義的緬懷后學會放手。
AI的加入不應讓人們逃避死亡的現實,而應促使人們更用心地思考“如何記得”。在數字世界中緬懷逝者,應該是一次誠實、溫柔而克制的告別。讓他們被尊重,而非商品化;被懷念,而非操控。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并保留"環球傳媒網 - 環球資訊網 - 環球生活門戶"的電頭。
- 即時看!AI制造“替身”,人類如何看待生命2025-07-17
- 即時焦點:平臺企業送外賣是“大材小用”嗎2025-07-17
- AI輔助去核提升犬科動物克隆效率_新動態2025-07-17
- 上半年銀發群體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 每日精2025-07-17
- 交通運輸業向新提速2025-07-17
- AI+5G,提升百姓穿衣體驗 焦點要聞2025-07-17
- 請停止你的佐倉行為是什么意思?請停止你的2025-07-17
- 購買新能源車險,這些事項要注意!2025-07-06
- 順豐都在學!跨越速運到底牛在哪?2025-07-17
- 被浙大錄取仍赴高考是什么意思?被浙大錄取2025-07-17
- 米蘭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獎牌發布2025-07-16
- 再迎國際頭銜衛冕戰 徐燦:我就是要贏2025-07-16
- 斯諾克冠軍聯賽:中國小將劉文煒晉級32強2025-07-16
- 兩大藝術展“登陸”山東美術館 盡顯中國畫2025-07-16
- 環境式越劇《新龍門客棧》浙江臺州站啟幕2025-07-16
- 百年影展古城對話 浙江良渚舉辦多元文化交2025-07-16
- 時訊:百年影展古城對話 浙江良渚舉辦多元2025-07-16
- 焦點關注:166件(套)意大利薩沃伊王室珍2025-07-16
- “在彼此的故事中更好照見自己”(金臺隨筆2025-07-16
- 湖北新發現大型礦冶遺址群 年代跨越東周和2025-07-16
- 國話“CNT現場”高清展映季攜《青蛇》等經2025-07-16
- 外賓杭州探古韻新貌 看見科技文化新活力|2025-07-16
- 當前信息:陜西多地迎高溫 動物空調房里享2025-07-16
- 最資訊丨陜西河南湖北等地氣溫將超40℃ 黃2025-07-16
- 陜西河南湖北等地氣溫將超40℃ 黃淮江淮等2025-07-16
- 福建建寧:“氣象千里眼”守護“金種子”2025-07-16
- 武漢渡江節:兩千余名中外“泳士”搏浪長江2025-07-16
- 優哩哩運營模式的合法合規性解讀:從龐氏騙2025-07-16
- 當前資訊!青海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2025-07-16
- 青海啟動防汛四級應急響應-最新快訊202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