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批來自加拿大的西洋參,在成都海關所屬天府新區海關順利辦理通關手續,這是今年8月《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食藥同源商品進口通關便利化改革試點商品名單》施行以來,四川省首批進口的食用“食藥同源”商品。
“食藥同源”是指,該物質既有食用價值,又有藥用價值,二者同出一源。近年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食藥同源的產品在市場上越來越受歡迎,逐漸成為了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西洋參是補氣養陰的佳品,深受老百姓青睞。以往,海關對企業進口的非藥用用途食藥物質統一按照藥品進行管理,隨著通關改革,切實解決了進口門檻高的問題,如今進口成本下降了七成。”該批貨主企業成都山嵐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葉郁珮介紹說。
據了解,為解決企業以食品用途申報進口的,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商品的通關問題,成都海關會同省商務廳、省衛生健康委、省藥監局、省市場監管局、省中醫藥局等部門進行專題研究和改革試點論證,按照依法合規、安全可控的原則,制定了四川自貿試驗區食藥同源商品進口通關便利化改革試點商品名單。
天府新區海關則進一步圍繞轄區企業實際訴求,會同成都市商務、市場監管等部門制定細化實施方案,通過建立跨部門協同監管機制,實施進口食用“食藥同源”商品通關改革,進一步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同時聚力四川打造食藥同源商品進出口加工基地,開辟中藥材發展的全新賽道。
“試點企業憑地方自貿主管部門開具的《食藥同源商品進口用途證明》,按照食藥同源商品的實際用途向海關申報,無需再提供《進口藥品通關單》,顯著提升了通關效率,也降低了企業的進口成本。”天府新區海關副關長邱軍說。
另據了解,除了西洋參外,根據商品名單,被列入四川自貿試驗區食藥同源商品通關便利化改革試點的,還包括丁香、八角茴香、小茴香、肉豆蔻、姜黃、當歸、菊花、黃芪、茯苓、枸杞子、胖大海、甘草、地黃、肉桂、苦杏仁等商品。(川觀新聞記者 陳碧紅)
關鍵詞: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 當前熱訊:四川首批進口食用“食藥同源”商品順利通關
- 沙河股份:公司退租部分承租物業,是出于公司實際辦公需求,經過統籌規劃決定 速看料
- 快報:值得買科技加速探索“AI+消費”新場景 驅動消費全鏈路升級
- 江蘇灌云:“口紅辣椒”喜豐收 報道
- 熱點評!美團-W擬發行合共20億美元美元票據及70.8億元人民幣票據
- 乘聯分會:10月1-26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161.3萬輛 每日熱議
- 華蘭疫苗跌2.98% 2022年上市見頂募22.76億元
- 中鎢高新:擬8.21億元收購遠景鎢業99.97%股權 報資訊
- 徐州匠拓數控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冊資本30萬人民幣
- 2只優質微納光學上市公司龍頭,先收藏起來!(202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