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月球巖屑揭示太陽系撞擊歷史
2025-08-23 13:06:16
來源:科技日報
(資料圖片)
月球表面遍布的巨型撞擊盆地,大多數是約38億年前太陽系內小天體撞擊的遺跡。這場太陽系內的“撞擊風暴”,在距今約40億—38億年間究竟是出現了強度驟增,還是逐漸減弱呢?科學界中一直存在爭論。
“爭議源于月球上關鍵撞擊盆地缺乏精確年齡數據。”徐義剛介紹,嫦娥六號采樣點所在的阿波羅盆地位于月球南極—艾特肯盆地內部,是該區域最大的次級撞擊構造,其形成年齡可能標志著晚期重轟擊事件的啟動時間,從而成為破解這場“撞擊風暴”謎題的關鍵。
研究團隊在僅3.5克的月壤中,發現了三顆直徑為150—350微米的特殊巖石碎屑。這些巖屑是阿波羅盆地形成時產生的撞擊熔融巖石,是記錄撞擊事件最理想的“巖石時鐘”。
研究團隊準確測定了巖屑的年齡,同時綜合遙感圖像和地球化學數據等多方面的信息,最終確認巖屑記錄的41.6億年為阿波羅盆地的形成年齡。這一研究新獲得的年齡將月球晚期重轟擊事件的開始時間點向前推進了至少1億年,更新了“撞擊風暴”開始的時間,推翻了月球撞擊通量的“災變說”,并且揭示了早期動力學演化規律。
“本研究的撞擊通量分析表明,月球晚期重轟炸期間的撞擊通量是呈漸變衰減趨勢的,并不支持40億—38億年間撞擊通量激增的假說。”徐義剛強調,嫦娥六號樣品的研究將持續推動人類重新認識地月系統的演化。
關鍵詞:
相關閱讀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
資訊
- 焦點快看:綠聯科技: 關于股東詢價轉讓結果報告書暨持股5%以上股東權益變動觸及1%整數倍的提示性公告內容摘要
- 芯朋微:融資余額4.85億元,創歷史新高(08-22)
- 南方中證500ETF聯接(LOF)A:凈值1.9168元增1.69%
- 【快播報】寧波韻升: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179.83%
- 三臺縣: 秸稈"變廢為寶" 實現環保經濟雙贏_頭條焦點
- 視焦點訊!國家能源局:截至2025年7月底 我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總數同比增長53%
- 國家外匯管理局:在16省市開展綠色外債業務試點
- 持續暴雨預警,8月下旬了華北為何還這么多雨?
- 每日關注!2025年威海市技工院校烹飪專業師資培訓舉辦
- 動態焦點:生意社:上海期貨交易所8月21日不銹鋼倉單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