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實用主義迷信” 指的是一種現代社會中人們對待迷信的特定態度和方式,特點是有選擇性、功利性地對待迷信內容,將其作為一種滿足心理需求或獲取某種實際利益的手段,而非完全盲目地信奉。
具體表現
選擇性相信:只相信對自己有利或符合自己期望的迷信內容。例如,星座運勢說自己聰明堅韌專一就覺得準,說自己愚笨懦弱花心就認為是胡扯;算命說自己會暴富就覺得是真的,說自己要倒霉就覺得是封建迷信害死人。
與經濟掛鉤:認為花錢越多的迷信方式越準。比如有人覺得免費的算命不準,花 180 元算的命肯定比 3 元的準。
注重實際效用:進行迷信活動是為了獲得實際的好處,如轉運、招財、求姻緣等。像轉發錦鯉求好運,去雍和宮燒香拜佛祈求事業順利、愛情美滿等,人們并非真的完全相信這些行為能帶來實質性改變,但覺得試試也無妨,反正不會有壞處。
人群特點
這種迷信觀在年輕人中較為常見,他們大多是唯物主義者,但又認為玄學說不定有不了解的科學依據,所以處于一種半信半疑的狀態。他們將迷信作為一種心理安慰或生活調劑,在無助時會借助算命等方式尋找心理支撐,但關鍵時刻還是會依靠自己的努力掌握命運。
形成原因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行為主義認為 “迷信” 是偶然強化的結果,當個體作出某種行為后恰巧伴隨某種強化物,個體就認為這種強化物的出現和他的行為有關。同時,人類學家馬林諾夫斯基提出,處在不確定性越強的環境中,人越容易 “迷信”。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壓力大,人們面臨諸多不確定性,實用主義迷信便成為一些人應對壓力和不確定性的方式之一。
關鍵詞: 實用主義迷信是什么意思
凡注有"環球傳媒網"或電頭為"環球傳媒網"的稿件,均為環球傳媒網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注明來源為"環球傳媒網",并保留"環球傳媒網"的電頭。